秋葵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果实呈长角状,形状有点像辣椒,长度一般在10-25厘米左右,横截面是五角形或者六角形。它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相对较广,但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0℃。当温度低于10℃时,秋葵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而且种子发芽困难。下面一起看看秋葵能长多高?秋葵的生长期是多久?
秋葵能长多高?
一般情况:秋葵植株高度通常在1-2米左右。
特殊情况:在肥水充足、通风透光好的条件下,秋葵植株会长得更高,甚至有报道显示秋葵植株高度可达2.26米。此外,一些特殊品种如“STAR OF DATHOTO”秋葵,植株高度可达8-10英尺(约2.4-3米)。
秋葵的生长期是多久?
一般品种:秋葵的生长周期一般为50-60天,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85-120天。因此,整个生长期大约为170天左右。
不同品种:早熟品种的生长周期较短,大约50天左右;晚熟品种生长周期较长,可达60天。例如,“LER 0G”品种的成熟时间为54天,而“STEWART'S ZERBST”品种的成熟时间为70天。
怎么提高秋葵的产量?
1、选地与整地
选择远离污染源、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深翻,做到地平土碎,清除杂草。播种前一周作畦,可采用窄畦双行种植或宽畦多行种植。
2、施肥与播种
以有机肥和生物性肥料为主,少施无机化肥。整地时一次性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kg,氮磷钾复合肥20kg。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播种,行距50cm,株距40cm,每穴播3-4粒种子,播后覆土2-3cm。
3、田间管理
一般需进行三次间苗,在破心阶段、2-3片真叶时、3-4片真叶时,分别除去弱苗,最后每穴留一株。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秋葵争夺养分。每次施肥后要进行一次中耕,防止土地板结。
苗期基本不浇水,蹲苗结束后,一般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进入9月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根据长势适当追肥。株高15cm时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5-10kg;定苗后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15kg;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腐殖酸肥或沼液;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生长前期及时摘除侧枝,有利于主茎早结果和提高产量;生长中后期,收获嫩果后除保留下部1-2片叶,摘除以下的叶片,注意修剪植株内部枝杈和过密的叶片,根据情况插上小竹竿等支架,防止茎秆倒伏;主茎达到适当高度时摘心,促进上部侧枝结果或留种籽粒饱满。
综上就是秋葵的植株高度和生长周期介绍,另外秋葵的嫩果采摘标准为果实鲜亮、肉质柔软无纤维化,荚内种子白嫩时采收为好,一般从第4-8节开始开花结果,开花后5-7天即有果荚,嫩果长到8-10cm、果重12-15g时即可采收上市。
关于秋葵能长多高秋葵的生长期是多久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