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最为常见 的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而很多种植户朋友为了提高种植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会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其中轮作、间作、套种等都是较为常见的。下面一起看看间作套种是什么意思?
间作套种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种植方式,主要用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等。它们虽然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但具体操作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一、间作
(一)定义
间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在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这些作物通常是不同种类的,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特点
1.空间利用高效
间作充分利用了不同作物在空间上的差异。例如,高秆作物(如玉米)和矮秆作物(如大豆)间作。玉米的根系较深,主要分布在土壤的中下层,而大豆的根系较浅,主要分布在土壤的上层。这种搭配使得两种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互不干扰,能够更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2.光照互补
高秆作物可以为矮秆作物提供一定的遮阴,减少水分蒸发。同时,矮秆作物可以在高秆作物的间隙中生长,充分利用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比如,在果园中间作蔬菜,果树的树冠可以为蔬菜遮挡部分直射阳光,蔬菜在果树的间隙中生长,不会因为阳光过强而受到伤害。
3.减少病虫害
不同种类的作物间作可以改变田间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为单一作物种植时,病虫害容易集中爆发。而间作后,病虫害在不同作物之间传播的难度增加。例如,将葱蒜类作物(如大蒜)与蔬菜(如白菜)间作,大蒜的气味可以驱赶一些害虫,减少害虫对白菜的危害。
(三)常见间作模式
1.玉米-大豆间作
这是一种经典的间作模式。玉米是高秆作物,大豆是矮秆作物。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为大豆提供一定的遮阴,大豆则可以通过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为玉米提供氮肥,两者相互促进生长。
2.果树-蔬菜间作
在果园中,可以在果树行间种植蔬菜(如菠菜、油菜等)。蔬菜的生长可以抑制果园内的杂草,减少杂草与果树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同时,蔬菜收获后可以增加果园的经济收入。
二、套种
(一)定义
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主要是利用时间差,让两种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共存,从而延长土地的利用时间,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二)特点
1.时间利用高效
套种充分利用了时间差。例如,在小麦收获前,在小麦行间套种玉米。小麦收获后,玉米已经发芽生长,这样就避免了土地在小麦收获后的闲置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2.减少土壤侵蚀
在作物生长的初期,土地表面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通过套种,可以增加土地表面的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侵蚀。例如,在坡地果园中,在果树行间套种绿肥作物(如苜蓿),绿肥作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3.增加生物多样性
套种多种作物可以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不同的作物可以吸引不同的昆虫、微生物等生物,形成一个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例如,在水稻田中套养鱼,鱼可以在稻田中游动,吃掉害虫和杂草,同时鱼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
(三)常见套种模式
1.小麦-玉米套种
在小麦生长后期,在小麦行间套种玉米。小麦收获后,玉米已经发芽生长,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这种模式在北方地区比较常见,小麦收获后,玉米可以继续生长,直到秋季收获。
2.果园-中草药套种
在果园中,在果树行间套种中草药(如丹参、柴胡等)。中草药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可以在果树的间隙中生长,不影响果树的生长。同时,中草药的收获可以增加果园的经济收入,而且中草药的种植还可以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
三、间作套种的综合优势
1.提高土地利用率
间作和套种都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的空间和时间,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安排,可以让土地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有作物生长,减少土地的闲置期。
2.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间作套种,农民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收获多种作物,增加经济收入。例如,在果园中套种蔬菜或中草药,不仅可以增加果园的经济收入,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改善生态环境
间作套种可以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不同的作物可以吸引不同的昆虫和微生物,形成一个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同时,套种绿肥作物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
总之,间作套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关于间作套种是什么意思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