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通常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它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今年共持续40天,被誉为是“超长伏”。那么三伏天具体的时间是怎样?忌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三伏天具体的时间是怎样?
今年三伏天具体的时间如下:
初伏:2024年7月15日-2023年7月24日,共10天;
中伏:2024年7月25日-2024年8月13日,共20天;
未伏:2024年8月14日-2024年8月23日,共10天。
按三伏天的时间确定是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我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而且今年夏至(6月21日)恰逢“丙辰”日,随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5日“庚申”,第二个庚日为7月5日“庚午”,第三个庚日则为7月15日“庚辰”,标志着2024年“三伏天”初伏开始。中伏紧随初伏后十日即7月25日开始。而立秋(8月7日)后首个庚日为8月14日“庚戌”,此日开启末伏,直至8月23日结束。
三伏天忌什么?
1、忌过度贪凉
过度贪凉会使毛孔收缩,身体的热量无法正常散发,容易导致感冒、发烧、头痛等症状。应适当控制室内温度,避免直接对着空调或风扇吹。
2、忌饮食油腻
三伏天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此时如果摄入过多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影响消化和吸收。
3、忌剧烈运动
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4、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应晚睡早起,但晚睡不是熬夜,也最好在24点前。另外,因天气炎热,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
5、忌忽视防晒
三伏天阳光强烈,如果不注意防晒,容易晒伤皮肤。
6、忌大量饮酒
炎热的天气里,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增加健康风险。
总的来说,在三伏天,由于气温高且湿度大,人体容易感到疲倦和不适。因此,一定要注意做好养生调整,避免犯忌,以更好地适应三伏天的高温天气。
关于今年“三伏天”将持续40天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