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农业灌溉技术也得到了提高,从传统的地面灌溉到喷灌、滴灌和微灌,那么什么是滴灌?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什么是滴灌?
滴灌是一种根据作物需水量的要求,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毛细管上的发射器,将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缓慢均匀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肥、水、热、气往往保持良好条件,适合作物生长,无地表径流,蒸发损失小,几乎无深渗漏,是一种比较节约用水的灌溉方法。目前,它普遍用于花卉、茶叶等经济作物。
二、滴灌的优点
1、省水。滴灌系统全部由管道输水,很少有蒸发损失和沿程渗漏;滴灌属局部灌溉,灌水流量小,灌水时一般只湿润作物根部附近的部分土壤,不易发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另外,滴灌较其他灌水方法,水的利用率更高,能适时适量地按作物生长需要供水。
2、节能。滴灌一般工作压力为5~15米水头(0.5~1.5公斤/平方厘米)即可,灌水器在低压条件下运行,比喷灌所需压力低;又因滴灌比地面灌溉省水,对提水灌溉来说这意味着减少了能耗,灌溉水利用率高。
3、灌水均匀。滴灌系统灌水均匀度高,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量,均匀度一般高达80%~90%。
4、增产。滴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肥,有的还可以调节棵间的湿度和温度,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因而有利于实现稳产高产,提高产品质量。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滴灌较其他灌水方法一般可增产30%左右。
5、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性强。滴灌系统的灌水速度可慢可快,对于入渗率很低的粘性土壤,灌水速度可以放慢,使其不产生地表径流;对于入渗率很高的沙质土,灌水速度可以提高,进行间歇灌水或灌水时间可以缩短,这样做既不至于产生深层渗漏,又能使作物根系层经常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由于滴灌是压力管道输水,不一定要求对地面整平。
6、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咸水资源。滴灌可以使作物根系层土壤经常保持较高含水状态,因而渗透压比较低,局部的土壤溶液浓度较低,作物根系可以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而不受盐碱危害。实践证明,使用咸水滴灌,灌溉水中含盐量在2~4克/升,作物仍能获得较高产量,并正常生长。但是利用咸水滴灌会使滴水湿润带外围形成盐斑,长期使用会使土壤恶化,因此,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在灌溉季节末期应用淡水进行洗盐。
7、节省劳动力。滴灌系统不需开沟打畦,平整土地,可实行自动控制,大大减少了田间灌水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
三、滴灌的缺点
1、易引起堵塞。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滴灌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引起堵塞的原因可以是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如水中的有机物质、泥沙或是化学沉凝物以及微生物等。因此,滴灌时水质要求较严,一般均应经过过滤,必要时还需经过化学处理和沉淀。
2、可能引起盐分积累。利用咸水滴灌或是当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时,盐分会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若遇到小雨,这些盐分可能会被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这时应继续进行滴灌。在秋季无充足降雨的地方或是没有充分冲洗条件下的地方,则不要在高含盐量的土壤上利用咸水滴灌或进行滴灌。
3、可能限制根系的发展。由于作物的根系有向水性,加之滴灌只湿润部分土壤,这样就会引起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另外,在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用滴灌时,应正确地布置灌水器。
总之,滴灌的适应性较强,使用范围较广,各地应根据当地作物种类、自然条件等因地制宜地选用。
关于滴灌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