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各种年货。而置办年货这一习俗其实早在古代时就有兴起了,比如我们熟知的乾隆皇帝就特别热衷于置办年货。那么古代年货都有些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1、先秦
《诗经·七月》有云:“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天子每年也会在这个时候祭天,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所以在先秦人的年货清单中,美酒和肥羊必不可少。
2、汉朝
春节形成于汉朝,过年期间最传统,也是最必不可少的年货,饺子和爆竹,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3、唐朝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很多人听说“屠苏”一词都是在北宋王安石的这篇《元日》,而“屠苏”第一次被记载是在唐朝。这里的屠苏指的是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所以又称其“岁酒”。而除了屠苏酒这一年货之外,据悉,春联也是唐朝出现的,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感觉学士文笔不行,就自己来了一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4、南宋
成书于元至元二十七年的《武林旧事》里有一篇《岁晚节物》,就罗列了一大堆南宋时期的年货清单,其中包括: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帖、天行贴儿、金彩、缕花、幡胜、馈岁盘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纸钱、糁盆、百事吉、胶牙饧。可见吃的用的穿的玩的,一应俱全。
5、清朝
清朝时期,出现了专供平民百姓采购年货的“年集”。买年货简直成为过年最具仪式感的一项内容,就算平时再穷的家庭,对于置办年货也是毫不马虎的。在清代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中,为我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清宫里的年货大街的盛况。有古玩店、估衣铺、茶坊、饭馆等,除了铺面,还有沿街设摊或和流动叫卖,甚至提篮卖瓜子的小贩都有。
总的来说,古代的年货虽然种类不多,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它们不仅是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必备之物,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维系亲情友情的重要载体。
关于古代年货都是什么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