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是现代园艺生产所必需的基本设备,用它可有效地控制某些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生产优质的花卉产品。因此,温室的产生,可以说是人们与自然界斗争的一种产物。至今,温室设施对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显,关系越来越密切。就盆栽花卉来说,无论气候寒冷的北美国家加拿大、美国或北欧国家丹麦、挪威,还是气候温暖的中南美国家哥伦比亚、墨西哥、波多黎各,东南亚的日本、韩国,以及非洲国家肯尼亚、津巴布韦等,为了取得经济效益,都广泛采用温室设施来生产商品花卉。发展花卉业,温室已列为先决条件,没有温室设施就很难生产出优质的盆栽花卉。如荷兰、丹麦、德国、以色列等国,其80%~90%的盆栽花卉均是在现代化温室中栽培生产的。
目前,我国盆栽花卉的产量、产品质量和效益与花卉生产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设施栽培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也就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温室的类型与结构。
1.日光型温室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光能比较充足的北方,常以单屋面形式,只有一个朝南的进光面,结构简单,冬季接受阳光较多,夜间利用覆盖,保温性能较好。日光型温室的基本形式为长30米,宽6米,一栋温室约180平方米,后墙高1.6米,后屋面宽1.9米,玻璃屋面宽5米,中柱高2.5米,前柱高1.3米,后墙距中柱1.6米,中柱距前柱2.1米,前柱距南墙2.3米,进光面倾斜角30度。目前,建造一栋长60米、宽7米、高3米的新型智能日光温室,主体建造投资1.5万~1.8万元,按1.8万元计算,内部配置生产管理系统2万元,总投资在3.8万元。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为90元,约为国外现代化温室的1/4~1/6,为国产现代化温室的1/7~1/10,建造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2.现代化温室一般占地面积大,常采用连栋结构。20世纪80年代前常以3000~5000平方米为一组合。90年代后,其规模己发展成为10000~30000平方米为一组合。温室内安装加温、降温、加光、遮荫、通风、灌溉、施肥和二氧化碳发生器等设备,能调控温室内部环境条件,创造出盆栽花卉最佳生长发育的环境。
(二)温室的环境控制
1.加温系统温室的加温设施随着温室的规模扩大发展很快,主要的加温设备有锅炉加温和燃油燃气加温。锅炉加温常在煤炭资源比较充足的国家和地区使用较为普遍。燃油燃气加温,在欧洲发达国家如荷兰、丹麦使用十分普遍。目前,我国使用燃油热风机加温的温室逐年增多,但冬季加温费用明显高于燃煤供热。
2.降温系统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直接影响盆栽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少花卉种类明显不适应而死亡或暂时处于休眠状态。为此,降温系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必备的措施。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湿帘风扇降温。温室不开窗,在排风扇启动后,室外热空气通过水壁冷却后进入温室。在大气相对湿度越低、蒸发越快的情况下,冷却效果越显著,一般可降温4~8℃。也可采用室外装置喷雾和遮阳网、加大顶面的开张度等方法来降低室内温度。
3.光的调控主要是盆栽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遮荫。遮光和加光。
(1)遮荫常年利用温室栽培盆花时,夏季往往光照时间过长,造成室温过高。光度过强,对喜阴开花植物生长不利,需用遮阳网来调节光照强度,达到最适状态。
(2)遮光目前许多短日照类型的盆栽花卉如菊花、一品红等,应用遮光的方法来缩短光照,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最常用的办法是采用不透明黑色塑料布或黑色棉布加工的遮光罩。覆盖时间一般根据盆栽花卉种类而定。
(3)加光主要用于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的种类,如蒲包花、小苍兰等,通过加光处理可提早开花。另外,冬季雨雪天光照不足,可采用人工加光促使盆花正常生长和开花。如仙客来、比利时杜鹃、非洲紫岁兰等在加光设施下提早开花。
现代花卉温室可联合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及土壤信息参数,其中包括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含量等,系统自动分析数据,通过控制温室内的内遮阳、外遮阳、风机、湿帘、侧窗、喷滴灌设备,来改变温室环境及种植条件,以此达到作物的最佳生长需求。其中,“浙江传化农业物联网基地”的成功搭建,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种植蝴蝶兰,就是最成功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