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发现,乳山市场上的鲜枣绝大部分是外地来的,经过长途运输后,枣的新鲜度大打折扣。当时,全国大枣品种接近800个,但要想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环境的品种,可谓百里挑一。为了这个目标,邹均亭多次前往全国枣产区、科研院所、农业大学等地考察、引种枣树品种。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吃尽了苦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六年的考察摸索后,他们确定了从本地品种选育出的、既适应本地气候又皮薄肉厚的酥脆蜜品种,初步发展起枣树基地40亩。 2013年,两人总结创新了管理技术并进行试验探索。不巧的是,花期时,当地连续下了近20天的雨,导致产量极低。但仅剩的那些枣也凭借高品质顺利打开了当地市场。十多年来,邹均亭、谷咏梅夫妇一直坚持高标准种植技术,在枣树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要求操作,使用发酵蛋鸡粪,使用低毒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枣果采摘上市前一个月停止使用农药。他们所产枣果优质安全、食用放心。每次出售枣果时,他们都严格挑选,严格分级,绝不以次充好,绝不缺斤短两。
2016-11-16 16:47:30 热点资讯
来源: 用户投稿 阅读:162













畜牧水产· 2025-05-22
609人阅读
畜牧水产· 2025-05-22
630人阅读
畜牧水产· 2025-05-22
652人阅读
水果蔬菜· 2025-05-21
656人阅读
水果蔬菜· 2025-05-21
658人阅读

其他内容· 2025-05-12
26704人阅读

水果蔬菜· 2025-05-20
779人阅读
畜牧水产· 2025-05-20
664人阅读
水果蔬菜· 2025-05-20
659人阅读
水果蔬菜· 2025-05-20
656人阅读
水果蔬菜· 2025-05-20
670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