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姚村。干净的巷道直通村头枣园,几名枣农正在枣园里聊天。
“去年马林山家的8亩板枣就卖了13万元!”
“就是,好多家卖枣收入超过10万元。你没见村里好多人都买了小车嘛。”
“多亏能浇上黄河水,要不然这枣树早就旱得落果了。”
“是呀,真没想到黄河水能引进咱村!过去深井浇地一亩最少得90元,现在少多了。”
姚村是稷山板枣主产区之一,但缺水一直是制约稷山板枣生产的瓶颈。“县里采取国家补一点、县里奖一点、集体筹一点、群众投一点的方式,组织修建末系斗渠,每修1米奖励5元钱,修多少补多少。现在这斗渠能排能灌,啥时缺水啥时浇,方便得很!”枣农老刘说。
“自打黄河水直接流到田里,几十年的梦想成了真。村民种植板枣的热情高涨!”村党支部书记刘世恩说,去年村里实现了板枣种植全覆盖,家家户户都有枣树,去年30万株枣树产了350万公斤枣,保守估算产值能达3500多万元。
“浇上了黄河水,姚村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刘世恩自豪地说。
2016-10-13 21:14:50 热点资讯
来源: 用户投稿 阅读:130













粮油米面· 1小时前
632人阅读
水果蔬菜· 1小时前
630人阅读
苗木花草· 4小时前
630人阅读
苗木花草· 4小时前
637人阅读
农副加工· 4小时前
631人阅读

致富手册· 2025-07-14
26886人阅读

农副加工· 2025-07-16
631人阅读
苗木花草· 2025-07-16
643人阅读
粮油米面· 2025-07-16
654人阅读
农副加工· 2025-07-16
639人阅读
农副加工· 2025-07-16
639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