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去年,湖北天门市实施“稻鳅共生百千万工程”,大面积推行“稻鳅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拓展了水产养殖空间,今年,该市大力扶持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力争每个水稻产区乡镇都要有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万亩。
近日,横林镇平先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内,社员们正忙着进行稻田改造,为今年开展“稻虾共生”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做准备。
去年,我市实施“稻鳅共生百千万工程”,大面积推行“稻鳅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拓展了水产养殖空间,充分体现了“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的种养效益。
今年,我市在“稻鳅共生”的基础上提出,大力扶持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推广“稻虾共生”、“稻鳖共生”、“稻蟹共生”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每个水稻产区乡镇都要有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力争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万亩。对当年田间工程达标、连片200亩以上的稻田综合种养基地,按每亩100元标准奖励。“稻田综合种养是水产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渔)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去年,我市部分水产养殖户开始探索‘稻虾共生’等新模式,以石河北港湖一养殖户2000亩稻虾共生回形池为例,‘稻虾连作’每亩毛利7000元,大大提高了养殖户收益。”市水产局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