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4年9月21日上午,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水产养殖户汪家林老汉的鱼塘刚刚销售结束,他手捧着几叠厚厚的人民币,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老汉60多岁了,终于靠养殖致了富。”
2014年9月21日上午,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水产养殖户汪家林老汉的鱼塘刚刚销售结束,他手捧着几叠厚厚的人民币,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老汉60多岁了,终于靠养殖致了富。”
汪家林老汉是柳新镇肖楼村人,文化水平不高,但头脑灵、能吃苦,年青时就盼望着靠双手勤劳致富。他养过猪,没能经得住猪价的大起大落,几年后放弃了;又大规模养过鸡,但在禽流感那年损失惨重。后来,他承包了镇里高速公路旁的20亩池塘,搞起了水产养殖,由于常规鱼价格长期低迷,多年来一直艰难地经营着,始终困扰在汪老汉心头的是—什么时候才能靠养殖发家致富?这几年,柳新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今年初,该镇把2014年度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加大示范户的辐射带动方面。因为渔业科技示范户是先进渔业技术推广的样板户,国家在物资、技术力量上给予一定的扶持,让他们率先掌握先进的渔业科技技术,先发展、先致富,但最终目的是,在示范户成功效果的辐射带动下,带动广大养殖户共同致富。今年4月上旬,经该镇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韩启峰的建议,找到了汪家林老汉,把他发展为自己的辐射户,进行重点帮扶,告诉他只养常规鱼赚不了大钱,得改变养殖模式。在指导员和示范户的帮扶下,汪老汉今年改用了“夏片鲤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的养殖模式。汪老汉按照制定的养殖指导方案,放养了苗种。他边学、边问,摸清了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一些门道:南美白对虾投喂饲料时要在塘边均匀泼洒,夜间投喂量占日投喂总量的50%。池塘的水色以黄褐色为好,养殖期间每周追施发酵粪肥1次,每亩用量为25公斤。南美白对虾一旦发病,很难治愈,应以预防为主等等,他严格按指导员制定的规程操作,三、四个月过去了,南美白对虾已陆续上市,截至9月21日,全面销售结束,池中南美白对虾每亩产量达330斤,不算塘中鱼苗,每亩纯利润就3600多元。经估算,他今年20亩鱼塘纯利润近9万元。
如今,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逢人就夸:“我老汉今年60多岁了,是渔业科技入户活动帮我圆了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