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其中,仔猪黄痢又名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1~3 日龄仔猪最为常见。死亡率很高,耐过猪一般成为僵猪;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临床表现下痢,排乳白色、淡黄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粘液粪便,10~30日龄仔猪多发,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造成仔猪育成成活率低,影响养猪业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防治措施:
1、隔离病猪,严格消毒。首先将病猪隔离,病死猪全部进行深埋,粪便作堆积发酵处理。 污染的猪舍、地面、环境和用具等用清水彻底冲洗,然后场地用2%的热烧碱溶液消毒,用具用消特灵溶液喷洒消毒,并带猪消毒,每日1次,连续7天。同时加强猪场卫生管理,注意舍内通风换气,供给清洁饮水,采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以提高猪群抵抗力。
2、对已发病哺乳仔猪采用杨黄止痢注射液(0.3mL/kg 体重)肌注,每天2次,连用5天。杨黄止痢注射液为杨树花和黄岑两味中药组成的制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葡萄、痢疾杆菌、肺炎球菌等常见病菌均有抑制作用,抗菌范围广。
3、对母猪采用每吨饲料添加银翘散2kg。在治疗仔猪的同时对母猪用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白痢感染的仔猪多是由脱水引起的死亡,在治疗时一定要防止仔猪脱水。采上述方法治疗后,第3天病情即有好转,病猪的食欲开始增加,没有新增病例发生。持续用药5天后病猪基本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