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丹 李丹 徐宝芝(吉林省东丰县畜牧总站 136300)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畜禽饲养业已经由传统的副业地位转变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禽买卖和优质畜禽引进越来越频繁。但生产中常因引种而出现畜禽的不适应,所引品种生产力不能达到原品种的生产标准,引进畜禽出现死亡,或引发动物疫病的流行,形成长期的疫源隐患,对养殖业形成大的威胁。因此,做好畜禽的引进工作,保证引种的质量,确保引入健康的畜禽,是每个经营者的愿望。
1 申请畜牧部门配合
引进种畜禽必须与当地畜牧部门联系,进行申报,由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批准后,同时要报告输出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方可引进。引进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饲养,方可混群饲养。为了保证引种的质量,避免引入假畜假禽事件的再次发生,要挑选本品种特征明显的种畜禽,要查阅所引畜禽的生产水平档案资料,至少查阅三代的档案;同品种的动物要引生产性能高的品系,做到系谱清晰,遗传性能稳定,血统纯正。最好请畜牧兽医专家随行,提前做好各项工作,到现场进行品种鉴定,识别真伪,以免上当,给企业的生产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 了解产地疫情流行情况
可以通过当地和产地的畜牧部门进行了解疫病的流行情况,绝不能盲目从疫区引进畜禽,造成疫病的扩散。引种场家所在地应是国家畜牧兽医部门划定的非疫区,场内兽医防疫制度健全完善,动物卫生行为操作规范,管理严格。尽量选择新建种畜禽场,建场时间最好不超过五年,所引品种规模数量应越大越好,便于挑选,所引场家应有职能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法定售种畜禽资格证照等,同时所选择的场家其生产水平要高,配套服务质量高,有较高的信誉度。
3 做好产地检疫工作
严格按照《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逐项进行检疫(,必要时请畜牧兽医专家进行预防注射。现场进行检疫检验,以保证所购畜禽检疫合格,无疫病,然后经过输出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所引品种进行产地检疫,对合格的动物出具《产地检疫证明》,持产地证明换取《出县境动物运输检疫证明》,并持《动物及其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重大动物疫病无疫区证明》进行运输,运输的动物必须要佩带免疫标志,携带全部的证明等,方可运输。
4 合理调运
应选择合适的调运季节,引种时间最好选择在两地气候相差不大的季节,若由温暖地区引至寒冷地区宜在夏季调运,而由寒冷地区引至温暖地区则宜在冬季调运,以便畜禽能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
根据运输畜禽的数量,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做好防冻、防暑、防盗等工作,准备充足的饲草、饲料及应急药品,备好饮水工具及押运的畜牧兽医人员,以防途中发生伤亡。中途押运人员要经常查看运输畜禽的情况,经常疏导,避免拥挤、踩踏伤亡。在运输途中尽量匀速行驶,减少紧急刹车造成的应激。
5 隔离饲养重复检疫
运输至引入地后,加强饲养,保障健康,做好引进畜禽的饲养管理。由于畜禽长途运输和异地迁移饲养对畜禽形成很大的应激。因此,畜禽进场后先供给清洁饮水,并在水里添加电解多维让其自由饮用,同时让畜禽充分休息4~8小时后再喂少量的饲料,最好喂原场的饲料,经过4~6天的逐步饲料过渡工作,畜禽即可进入正常状态,避免直接快速进行饲料的转换,造成引入畜禽的不适应,产生应激反应,饲养人员在工作中要轻,不能粗暴,抽打畜禽,要从多方面尽可能降低发病的可能。对隔离舍根据情况在进畜禽前进行彻底的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处理,保证干净卫生,要按规定先隔离观察饲养一定时间,在做重复检疫,确定所引进畜禽无疫病的情况下,进行混群饲养。
6 加强饲养管理
对引入畜禽初期的饲养管理,是引种成败的关键环节。在饲养管理中,饲养管理人员要依照原产地的气候、饲养习惯等,加强引入畜禽的适应性锻炼,让引入畜禽逐渐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做到及时掌握畜禽群体的生产健康状况,特别是冬季引种要做好保温工作,夏季要做好降温防暑工作,防止产生应激反应引起的疾病,这是饲养的基本要求。一旦发现群体或者个体不正常,应进行及早确诊,隔离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预防地方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使引入畜禽在本地健康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