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专业问答>
黑斑蛙怎么人工养殖?

黑斑蛙怎么人工养殖?

发布时间:2020-12-03 16:52:06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小土豆    阅读:(1042)  评论:0   赞:0
[导读]近些年国家对于养殖监管很严,很多都不可以养殖,但是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规范蛙类保护管理通知中,明确说明黑斑蛙人工繁育规模大,养殖历史长,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因此黑斑蛙是可以人工养殖的,下面具体来大家介绍黑斑蛙人工养殖技术。

近些年国家对于养殖监管很严,很多都不可以养殖,但是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规范蛙类保护管理通知中,明确说明黑斑蛙人工繁育规模大,养殖历史长,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因此黑斑蛙是可以人工养殖的,下面具体来大家介绍黑斑蛙人工养殖技术。

1、养殖场建造

养殖场地要选择无污染、水质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远离自然灾害的地方,黑斑蛙养殖,分为产卵池,蝌蚪池,成蛙池,一般每亩地可以建5-6个成蛙池,按长20米、宽4.5米为规格开沟建池,池间距为0.8米,内池长20米、宽1.5米、深0.4米,内池两边分别留有宽1.5米的陆地面积,供黑斑蛙陆上栖息地,池的四周埋设高1.5米的水泥柱子,两边围上聚乙烯细目围网,防止逃跑,另外在养殖池的上方铺设离地面2米的天网,防止白鹭、鱼鹰等危害。此外,池内前后要设计进水、排水管道,以保证养殖期间进水排水畅通便捷。

2、孵化管理

挑选经过2次产卵的种蛙,这样受精率会较高,在南方地区养殖的时候,每年的3-7月份都会进行产卵,在北方地区养殖的时候,产卵期会推迟,通常4月份是产卵旺盛期。黑斑蛙受精卵采收回后,可放入消毒的养殖池环沟中进行孵化,孵化期,=水温要保持在20-25℃左右,孵化2天后,蛙卵稍微出现晃动,在3-4天后就会变成蝌蚪形态,5天左右就会孵化小蝌蚪。

3、蝌蚪期饲养

蝌蚪孵出后在第4天左右可以人工投饵,饲养一周后可以移入饲养池,20-30天期间,可以逐步饲喂红虫、水蚤、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等为主食,也可以加入鱼粉促进生长。一般日投喂1-2次,饵料投喂在饵料台上,一般粉末状饵料可先用水调成粘稠状。蝌蚪发育到45-50天左右,会慢慢出现前腿,此时可以逐步减料,因为长出前腿后蝌蚪逐渐缩尾上岸,此阶段是不吃饲料,靠吸收尾部营养为主。

4、幼蛙期饲养

幼蛙要注意饲养密度,一般是每平方米100~150只,池水深20厘米左右,水面放饵料台,池水不设陆地,可以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在饲喂时,可以驯食,首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后开始在诱饵中加入20%的人工家畜养料,之后逐日增加比列,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可将池水放干,再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移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

5、成蛙饲养

黑斑蛙幼蛙进入成蛙池以后,生长速度非常快,因此除饵料充足外还需加喂活饵,黑斑蛙眼睛只能看见并吞食眼前的活物,活性饵料中蝇蛆养殖最为简便易行。蝇蛆即苍绳幼虫,无头、无足、色白,生长繁殖速度快,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易被黑斑蛙发现并摄食。

6、病害防控

黑斑蛙常见的病害有红腿病、腹水病、歪头病等,其中红腿病表现症状为两后腿和趾部充血并有浮肿,具体防控措施是定期进行水质消毒,拌多维投喂提升免疫力,可用阿莫西林+恩诺沙星内服。腹水病表现症状是厌食,腹部充水膨大,可拌多维投喂提升免疫力,阿莫西林+氟哌酸内服有一定效果,定期水质消毒,降低饲养密度,歪头病表现症状为头歪向一侧,在水中打转,失去平衡感,这个尚无有效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定期加多维和三黄散等提升蛙免疫力,同时定期对水质消毒。

以上就是关于黑斑蛙人工养殖技术介绍了,黑斑蛙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目前我国市场上需求非常的大,据了解,黑斑蛙人工养殖亩产收入万元以上,因此有条件的可以考虑投资。

文章分类: 畜牧水产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